反击荷兰,必出重拳!
作者:阿旦
来源:六爷阿旦(ID:liuyeadan888)
我们现在有点尴尬,荷兰抢劫安世半导体之后,我们的处境有点尴尬。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安世半导体不管是在中国的生产工厂,还是原来的荷兰总部,其实都是属于中国企业的资产,他们都是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现在尴尬的地方就在于荷兰把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给抢了,现在控制权在他们的手里面。按照过去的操作来看,其实要进行反击是比较简单的,就进行对等制裁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我们要制裁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总部,实际上相当于还是自己在打自己。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企业的跨境管辖权的问题。一般来说,跨国企业都要遵循一个所在地的管辖原则。而现在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总部被荷兰政府控制以后,我们现在做的是将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切割出来,独立运营。
但是现在安世半导体在英国曼彻斯特和德国汉堡的晶圆厂,以及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芯片封测工厂,理论上还是由荷兰总部控制。之前欧洲的晶圆厂切断了对安世中国工厂的供应,就是由荷兰总部下令切断导致的。

我们反击荷兰,第1步要做的就是收回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对荷兰以外其他地区工厂的管辖权。这样才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其实目前主要涉及到的,就是上面说到的英国,德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这4家工厂。
理论上来说,荷兰安世半导体,也是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跨国企业管理权和股东控股权冲突情况下,如何处理的问题。
说白了,这本质上就成了一个法律的问题。
那么一旦涉及到法律问题,就又回到了原先的属地管辖权的问题。如果按西方国家主张的模式,那可能就是要打国际官司。但实际上这又面临两个问题,首先这个商业纠纷,这两个企业都是自己的,相当于是自己打自己。其次产生问题真正的主体是荷兰政府,这是一个主权国家。
要处理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式,就得学习美国,搞长臂管辖。当本国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甚至有可能危及到国家安全的时候,就要用国内法去管国际上的事。
过去我们在这一块是个空白,但这一次,就是个填补空白的机会。
这次反击荷兰必须重拳出击,不然的话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啥叫破窗效应呢?就是一栋房子,本来好好的,如果你的窗户被人砸了没人管,时间一长,别人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随意砸的房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破坏。
现在荷兰公然抢劫我们的全资企业,如果我们不能在这里狠狠的惩罚荷兰,那么接下来,英国和德国的晶圆工厂,甚至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芯片封测工厂,都将保不住。因为抢劫如果不受惩罚,那将成为无风险高收益的一本万利的事情。
你别说一本万利的事了,有三倍的利润,海盗们就愿意冒杀头的风险。在荷兰抢劫完之后,英国就已经有人开始鼓噪,要全面接管安世半导体在英国曼彻斯特的晶圆工厂。这些欧洲的海盗后代们,抢劫可以说是他们流淌在血液里面的本能,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改不掉的。
怎么才能改?你把他抢劫的手砍了,就好了。
现在要怎么反击荷兰呢?我觉得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觉得说我们不能用荷兰那种不文明的方式去处理这种纠纷。我觉得这从一开始就是大错特错了。这个事情本质上不属于商业纠纷,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层面的掠夺和战争。
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该怎么做就变得很清楚了。
那就是用比荷兰更狠的方式去针对荷兰的企业,这才是他们唯一能听懂的表达方式。你不要娘们唧唧的跟他讲什么法治精神契约精神,他们要是有一丁点这方面的精神,就不会干这个事儿。
反之,他既然已经这么干了,本质上就说明,他已经决心发动一场经济战争。面对战争,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觉得后面即便是采取稀土制裁,都是不够的。
荷兰有许多知名的跨国企业:1、荷兰皇家壳牌,全球能源巨头,年收入超3860亿美元。2、联合利华,快消品巨头,年收入约600亿欧元。3、飞利浦,年收入约180亿欧元。4、阿斯麦ASML,光刻机生产商,年收入200亿欧元左右。5、喜力,全球第二大啤酒商,年收入约280亿欧元。6、阿克苏诺贝尔,年收入约100亿欧元,是油漆巨头。
这些跨国企业基本上都是支撑荷兰国力的根源,而我们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都是这些企业排名前三的单一市场,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荷兰这些跨国企业市场和利润的重要来源,不是我们离不开他们,是他们离不开利润。你也不用担心企业跑了影响就业,市场的空白,只要他让出来,就会有人补上。
现在安世半导体的相关芯片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已经对国家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们有理由怀疑,荷兰是在针对我们发动一场有预谋的经济战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荷兰企业,进行税务,财务,生产经营等进行相关的审查调查,以防止他们配合荷兰政府里应外合,就是必要的。
荷兰政府不是荷兰人民的政府,但一定是这些荷兰大型跨国资本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