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光2万亿美元!中国正在把日本打回原形!
作者:李小意
来源:坏土豆不哭
你凭什么认为日本还会侵略我们?你凭什么认为日本还敢侵略我们?
先说结论:就凭日本今天的现状,跟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夜几乎一模一样!
就凭日本即将被打回原形,已经没有出路了!
就凭高市早苗出任日本首相,是日本国民集体意志的选择!
最近日本民众要求高市下台的视频在国际上疯传,搞得很多人都以为她的一个言论和观点,在日本只是孤立。
只要她下台了,换个人上来,日本不提武力介入的事儿了,中日关系就能好起来!
做什么春秋白日梦啊,高市早苗就是日本民意的代表,就是日本民众给她顶上来的。
目前,高市早苗在小日子国内的支持率高达8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就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首相在民间支持率超过80%的只有三位:
第一位,是侵华战争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支持率81%;
第二位,是去靖国神厕拜鬼,让中日关系降到冰点的小泉纯一郎,支持率83%。
第三位就是高市早苗了。
看到没有,日本有史以来民意支持率最高的三位首相,全部都是敌视中国,甚至主张侵略中国的极右翼政客。
而为日本经济做出最大最长远贡献的田中角荣,民意最高峰值也才62%。
所以说敌视东大,仇恨东大,一直是日本民众的主流意识。
从来就没有太大的反对声音,10日本人有8个都觉得高市早苗讲得对,日本国民和舆论一直在支持她。
说白了,高市早苗只是小日子国民意志的传声筒。
她那句:我知道日本人对中国很愤怒,我也真的受够了,我们要让日本以更强大更富裕的姿态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敌人。
是真的说出了广大小日子民众的心里话。
而且最恐怖的一点是什么呢?
就是高市早苗在日本年轻一代的支持率,高达88%,这水平前无古人。
年轻人支持她的原因也很简单:日本已经没有出路了,经济停滞了三十年,工资有三十多年没有涨过了,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
现在日本还能保住发达国家的地位,靠的都是存量优势。
那随着中国产业的攀升,日本制造业集体泯灭,被打回发展中国家的原形是迟早的事。
因此在年轻一代日本人的眼里,靠正常的经济发展、靠产业竞争,日本根本没活路,他们也更没有未来,既然没有什么比沦为发展中国家更惨的结局了,也没有什么比他们将来要去洗盘子刷马桶更苦的命运了,那不如放手一搏。
至于怎么搏,不言而喻,高市早苗的态度便是他们的选择。
说实话今天的日本,不管是经济现状,还是年轻一代的心态,以及日本整体的一个政治氛围,都跟当年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非常非常的像。
甚至就连自卫队的高层变动,也完美复刻了当年的一幕。
其实按照当年很多日本战略专家的规划,在占领东北后,是准备再稳定发展个二十年,等到五十年代,东北的工业产出和各项资源的供应都稳定后,再南下全面侵华,以及东进跟美国决战。
但提前到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226兵变。
1936年2月26日,由日本陆军中下层军官组成的皇道派成员,在东京发起震惊世界的军事政变,史称226兵变。
叛军一度成功占领东京市中心,并杀死了包括财政大臣高桥是清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
二二六兵变的根本原因,也跟经济不好,年轻人没有出路有关。
大萧条后,日本经济严重受损。
1930年,日本有823家企业破产,310家企业减产,58家银行停业,进口暴跌44%,出口暴跌47%,工业产能下降23%。
商品没有订单,企业没有产能,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城市失业率高达32%,这个失业率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远超平均水平的四倍。
于是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为了更好的谋生,就去报考军校参军。
但军队的资源也被统制派给把持了,有关系的升官发财,没关系的发配海外吃沙喝风,这让少壮派军官非常愤怒。
要知道,日本经济发展一直很跛脚,当初集全国资源发展工业,肥了许多像三菱、川崎这样的军工财阀和军方高层。
但老百姓的生活惨得很,平常饭都吃不饱,冬天随时冻死人,就这没钱人家的女儿还得下南洋卖身给军国主义换外汇。
从底层出身的这些皇道派少壮军官,凡是有姐姐有妹妹的,基本都有过类似经历。
这群人为日本军国主义牺牲这么多,但特权阶级不光把肉吃完了,连口汤都不给人留,你说这让他们怎么忍?
1935年底,统制派为了打击皇道派在中枢的势力,把驻守东京长达30年之久,素有日本御林军之称的第一师团调离本土。
忍无可忍的皇道派军官,终于在1936年2月26日发动兵变。
他们主张用暴力手段消灭把控国家资源、剥削人民、导致农村普遍贫困的特权阶层。
虽然兵变没有成功,但这场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让日本高层终于意识到其内部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如果再不给年轻人找一条出路,保不齐会再来一次兵变。
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也为了给底层年轻人找到一条上升通道,全面侵华战争被提上日程。
大批主张侵略中国的政客因此相继进入日本军政高层担任要职。
比如全面侵华政策的政治总规划师广田弘毅出任日本首相,其执政期间正式确立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所有政策均围绕加速侵华展开,是推动全面侵华的关键政客。
主张彻底征服中国的寺内寿一出任陆军大臣,主导侵华路线的制定;
华北侵华急先锋梅津美治郎,任参谋本部第一部长,陆军次官,负责制定对华作战方案。
围绕二二六兵变后的高层变动,日本军政两界构建起了一套以侵华为导向的权力体系,而结果正是1937年的全面侵华。
我们经常讲,以史为镜,得知兴替。今天的日本,跟当年侵华战争的前夜,很像很像。
你比如说年轻人没出路这块。
你们有想过没有,为啥日本经济停滞了三十年,工资三十年没涨,但他们国民的生活还过得相对不错,能维持发达国家的体面,为什么?
那是因为前面这三十年仍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时代,日本靠着七八十年代的积累,靠着在供应链上游的基础优势,有足够的老本啃。
但到了日本年轻一代这,老本已经没得啃了,没有这个老本吃了。
你要知道,他们长大后的日本,是一个被中国全面碾压的日本,几乎所有高端产业都被中国打崩了,打到全军覆没那种。
你看过去这十多年,中国先后在家电、手机、电脑、工业机器人、造船、光伏、氢能、汽车等多个行业击败了日本。
把他们的GDP,从2012年的6.2万亿美元打到了去年的4万亿美元,打没两万多亿。
相当于日本把一整个俄罗斯的体量都给拼光了。
可以说像中日这么残酷的大国产业竞争,不仅仅是工业史,哪怕你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从来没有过的,其它国家看得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另一方面,日本在人工智能、AI大模型、量子信息技术、物联网、可控核聚变这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赛道上,一个关键技术都没拿下。
一边是旧产业被消灭殆尽,一边是新技术跟不上节奏。
日本沦为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了,而这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
就是日本年轻一代出来后,想跟他们父母一样拿着高薪水打螺丝,基本不可能了,完全就是白日做梦。
留给他们的工作,只有洗盘子,刷马桶,当护工,这样最累最低端的活。
所以现在日本年轻人的心态,跟侵华战争前很像很像,甚至一模一样,是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的。他们对日本在既定的规则中,跟中国玩产业大战,是相当排斥的。
因为日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打回原形,被打回那个贫瘠、匮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边缘化的四个破岛。
既然如此,何不跳出规则,放手一搏呢?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很支持高市早苗的原因。
而年轻人对日本未来的悲观,同样也影响到了自卫队在日本政治生态中的一个变化。
以前日本自卫队当中的右翼势力能被压制住,全靠经济发展好。
逻辑很简单:日本搞对外扩张,搞对外侵略,争夺世界霸权,不就是为了让日本人过上欧美那样的好日子,好生活吗?
战后日本靠着产业上、科技上的优势,同样能过上好日子,自然没必要搞对外侵略了啊。
说白了,日本长期作为西方第二大经济体,作为发达国家的地位,其产业强大的吸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了右翼的抬头。
但随着日本产业被打崩,企业赚不到钱,年轻人看不到希望了,这套逻辑就压制不住右翼了。
所以比起政坛,自卫队早就被极右翼势力全面夺权了。
像以对华强硬立场著称的斋藤聪,出任海自最高指挥官;主张对外扩张,搞常态化驻军的森田雄博任空自幕僚长。
最关键的变动,是今年三月,南云宪一郎出任统合作战司令部首任司令官。
这个统合作战司令部,说白了就是专门为武力介入,配合美军对华作战所设立的,而南云宪一郎的背景也很不简单。
据说他跟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大将南云忠一,是山形县同宗。
而他的祖父南云亲一郎曾任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七七事变后,南云亲一郎率部从天津大沽口登陆中国华北,参与攻占唐山、山海关及南苑等地的作战。另有文献记载,南云宪一郎家族亲戚关系中,还包括原关东军总司令,二战战犯梅津美治郎。
日本把这么一个侵华战犯直系后代,放在这么一个专门负责对华作战的位置上。他们想干什么,还用我再多废话吗?
从经济产业衰退,到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再到极右翼势力掌握军权。
眼下的日本,几乎集齐了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前夜的所有要素。他们内部有的人,就盼着新甲午战争开打,盼着日本能再次靠战争走向巅峰。
所以那些以为日本只敢打嘴炮,不敢动真格,不敢打过来的人,简直太天真了,快醒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