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战等同德国纳粹吞并波兰?哪些人的历史是美国老师教的?
作者:北风
来源: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24日,随着普京授权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地区开展特殊军事行动”,俄乌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我看了网上许多评论。首先中国人“希望和平”的朴素正义是一致的。但是在确定“和平短期无法到来”的情况下,对战争双方的“舆论倾向”出现了尖锐的对立。
通过过去几个月的“科普”,绝大多数人知道了“美国和北约长期对俄罗斯的压迫和挑衅”,因此绝大多数人在同情乌克兰平民的同时,并没有将战争的罪责算在俄罗斯的头上。
乌克兰平民的“凄惨遭遇”,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北约东扩”以及他们“演员总统”对平民生命的漠视。
乌克兰战争以来的伤亡只是在诠释“不该死的在送死,卖人去死的想着逃离”,
除了这些比较“清醒”的主流民意,我们也能看到网络平台出现指责“俄罗斯侵略”的声音。
更有一些人“激愤”的将不跟随西方制裁,不和西方统一发声,全部称作“黄俄”,“媚苏”,“宣扬侵略”。
这些人自认为“很懂历史”,他们将今天的俄乌冲突与二战初期的“德国吞并波兰”等同起来。
这些“很懂历史”的人,认为“姑息”俄罗斯收复乌克兰,就像开启德国“吞并”波兰一样,会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战败方的“序幕”。
我只能说,这群人的“二战历史”课,是“美国老师”教的。
壹,德国吞并波兰的历史背景!
波兰,因为历史上多次挑衅德国,俄国,被反复“占领”和瓜分,比较“知名”,因此许多人习惯将纳粹吞并波兰作为“二战侵略的标志开端”。
实际上,德国纳粹的侵略扩张在“吞并波兰”之前,早就开始了。
三十年代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和今天的俄罗斯有天壤之别。
苏联解体之后,被西方“休克疗法”忽悠的俄罗斯经济,被收割得很惨淡,长期处于“战略收缩”状态。
2014年,连续收缩二十多年的俄罗斯,连家门口最后的屏障,乌克兰的“亲俄政权”也被颜色革命颠覆,普京忍无可忍。
2014年的收复克里米亚,是俄罗斯九十年代以来第一次扩张。这次“被迫扩张”,也让俄罗斯过去八年经济停滞不前。
2014年的时候,我们常说俄罗斯的GDP不如我们的广东省。
到了2021年,俄罗斯经济停滞,中国高速增长,俄罗斯GDP已经不如我国排名第二的江苏省。
这次俄乌战争之后,面临整个西方更加“无死角”的制裁,俄罗斯不会有“生死危机”,可是停滞依旧会让俄罗斯在未来十年落后我国更多的省份。
加上俄罗斯的人口负增长,全民老龄化,普京的年龄和政治生涯都已经深度“老龄化”。
这样的俄罗斯是不具备“向外扩张和侵略”的底气的。
这样的俄罗斯,和三十年代,纳粹青年陷入“帝国狂热”,经济高速增长,急于扩张的纳粹德国,截然不同。
三十年代的纳粹德国,最先扩张入侵的也不是波兰,而是吞并“奥地利”,第二步,1938年9月,德国占领捷克的苏台德区。
在德国先后两次扩张中,波兰的表态都是“没有异议和乐见其成”。
1939年,德国在波兰边境制造紧张局势,苏联提出“协助波兰抵抗侵略”,波兰言辞拒绝,决不允许苏联军队出现在波兰境内。
英法两个欧洲强国当年也选择向纳粹德国妥协,而更深的忌惮苏联红色政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9年,德国快速占领波兰,英法两国都“妥协默认”。
从二战前夕德国纳粹青年连续扩张的野心,和今天俄罗斯被“刀架脖子”,被迫寻求呼吸空间相比,完全没有“一丝雷同”。
要说当年的二战局势,和今天有什么相像。那唯一的“一丝相似”,就是英国法国这些“调停大国”的态度。
无论是当年的波兰,还是现在的乌克兰,这些地区大国永远只在旁边煽风点火,引爆战争和冲突,绝对不会成为“替小国主持正义的大善人”。
贰,普京“大打”乌克兰战争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这两天,普京命令俄罗斯军队开战之后,“战争烈度”远超大家预期。
甚至一些朋友也质疑我的前期判断。认为这么大力度的“军事冲突”,远超我前期预判的“克里米亚模式”呀!
实际上,大家如果仔细看过去几年的新闻,从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到乌克兰东部谋求独立,俄罗斯一直参与了乌克兰东部的战争。
普京的“战争烈度”超过绝大多数人预期,但是最终解决乌克兰的,还是用“克里米亚”模式,来完成乌克兰东部几州的身份转换。
俄罗斯要确保乌克兰东部的“和平”与身份转换,并不是将“战争控制在这几个州”慢慢磨就能解决的。
俄罗斯必须采取更加强势和进取的“全国进攻”,最终“政治解决”时,才可以换来东部地区的和平与转化。
美国的阴谋是将俄罗斯陷入一场“绞肉机一般的持续军事冲突”,并且用长期的军事对峙与局部战争,来驱赶欧洲资本快速进入美国。
普京的“最佳反制”,就是选用“高烈度”战争,将乌克兰战争闪电进攻,快速拿下。
我判断俄罗斯将在一两天内控制乌克兰首都并且快速“更换乌克兰政权”。
普京这次“将战争打大”的战略决策,有三大战略诉求!
第一,当然还是用“克里米亚模式”完成东部几州的独立与并入俄罗斯。这是最“务实”的基础诉求,打全面战争,最终确保局部战果。
第二,就是对西乌克兰进行“去军事化”改造。持续打击,就是务必让最近十几年美国卖的武器,乌克兰的军事班底,全部消灭和清除。
未来最优解是俄罗斯全面掌控西乌克兰,扶持一个亲俄政府,这个政府是“民选”的,但是没有军事实力。
如果最终出现“其他变数”,俄罗斯不能快速的让乌克兰亲俄派组建政府,那么至少未来的西乌克兰是“没有军事能力”的,这一点普京会通过军事打击来实现。
第三,就是对西乌克兰地区进行“去纳粹化”改造。你没有看错,普京与俄罗斯军队多年来一直是坚定维护“二战胜利历史”,坚决反“纳粹化”的力量。
相反,乌克兰从2014年颜色革命时期开始,美国为了对乌克兰青年“反俄”洗脑,宁愿放出“纳粹”毒瘤。
最近八年,西乌克兰地区青年深受“纳粹思想”毒害,毒打二战苏联老兵,在“颜色革命中烧杀工人平民”,这些罪行罄竹难书。
在2019年“港毒”闹得最凶的时候,这些乌克兰纳粹青年空降港岛,对街头暴力进行了“实操”和“培训”。
所以普京在乌克兰西部的作战目标,不但不是“等同纳粹的入侵”,恰恰是对被“纳粹”毒害的西乌克兰进行“拨乱反正”。
因此在军事行动结束后,普京必然会推动“西乌克兰地区”对纳粹军政势力,进行逮捕和审判,这是“人类良知的桥头堡之战”,因此我们未来几个月,要在西方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后续“逮捕战犯”进行污蔑时,站稳立场!
叁,俄乌冲突,最接近的历史是“古巴导弹危机”!
我以前的文章也经常“对标历史”,我也赞成人类的许多“当下危机”,都是因为不吸取“历史教训”而导致的。
我不赞成将俄乌冲突对比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纳粹扩张,但我也认同俄乌冲突与历史的某一事件高度相像,只是“政治家做出的抉择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演变。
这次俄乌冲突,从“历史起因”演变到现在,最像的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在千钧一发之际,苏联认怂了,没有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因此很多人低估了“这一和平解决的危机”,在冷战历史的特殊地位。
古巴导弹危机的“起因”是古巴领袖卡斯特罗,在美国的“南大门”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当年卡斯特罗激进反美,美国总统肯尼迪“默认”了对古巴的军事入侵,结果美国佬居然“打输了”!
美国军事入侵虽然失败了,但是对古巴的“生死威胁”依旧很大,于是卡斯特罗就向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寻求军事庇护。
当年苏联是赫鲁晓夫当权,在“全面否定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也希望树立自己的“霸权扩张”,因此同意在古巴部署“导弹”。
虽然美俄政府在“全球公告”中,体现的都是在古巴部署“导弹”,但是从两国“解密”的文件来看,当年苏联已经在美国的“南大门”古巴部署了“核弹头”。
这种苏联在美国家门口的“反美政权”领土上布置“战略武器”的行为,就和最近十几年北约东扩,在俄罗斯家门口布置“战略武器”的行为类似。
只是今天的美俄和六十年前的美苏颠倒了“战略压迫”的角色而已。
美国发现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战略武器之后,也和今年的俄罗斯一样,要求对方“撤回全部战略武器”。
当年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全国电视讲话里,强势要求美军封锁古巴“海岸线”,并且喊话苏联运回导弹,否则采取军事措施。
当年的赫鲁晓夫,前期在美国家门口部署“战略武器”,是“有贼心”的帝国霸权主义,可是面对肯尼迪的“懦夫挑战”,赫鲁晓夫的应对非常疲软。
1962年10月,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相互“威胁”,拒绝妥协,到了声称用“核武器瞄准对方”的程度。
最终,在经历“十三天的对峙”之后,赫鲁晓夫率先认怂,他对国内的交代是:“为了避免核战争带来人类毁灭,我们必须退让!”
理由很“高尚”,但是大国博弈,苏联作为古巴导弹危机的“挑起方”,你要么就一开始就别挑事!
战略威慑和压制推到人家门口,是你赫鲁晓夫要耍威风。最后美国激烈应对,率先服软,输掉“懦夫挑战”的也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认怂,直接将卡斯特罗和古巴人民“摆上台”,以至于卡斯特罗和古巴人民大骂“苏联懦夫”。
赫鲁晓夫的“退却”,标志着苏联无法成为“保护小兄弟”的大哥,被“摆上台”的卡斯特罗和古巴人民,被美国彻底封锁,遭遇了六十年“突破人道主义底线”的全方面封锁,至今没有解封!
当然,“古巴导弹危机”与今天的“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一样的“家门口战略压迫”。
今天的普京就是六十年前的肯尼迪,多次通过“电视讲话”,向全世界要求北约“退却,撤出军事布置”。
与六十年前不同的是,拜登没有和赫鲁晓夫一样选择退却,而是激发小国乌克兰继续挑衅。
当然最终,普京用一场闪电战,也让无力干预的拜登遭遇了和六十年前赫鲁晓夫一样的“懦夫羞辱”。
在经历了“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政治生命也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曾经在苏联“全面否定斯大林”,内斗获得绝对权威的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后,被认清“懦夫本性”,两年后就被党内势力赶下台。
肯尼迪原本在“默认军事入侵古巴失败”之后,国内声誉极差。可是经历“古巴导弹危机”,全世界看到他是能够“吓倒赫鲁晓夫,决定全球和平局势”的智者,他的国内威望拔得很高,成为美国历史排名靠前的总统。
今天的美俄关系和六十年前的美苏争霸发生了倒转,那么这场俄乌冲突中,普京与拜登的政治生涯,也会和肯尼迪与赫鲁晓夫非常类似。
强者智者得到长期执政的威望,昏聩懦弱的在两年后离开政治舞台!
大家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影响评价过低,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不了解这场危机对我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最“惊险”,最接近世界大战的是1962年10月的“十三天”,但是前期美苏围绕古巴的博弈,持续了大半年!
印度尼赫鲁对我国的边境挑衅也持续了相当长的“蚕食战略”,我们选择“自卫反击”的时机,就是在美苏激烈博弈,战争边缘的10~11月。
当年我国闪电击溃印度军队,闪电回撤的一大国际背景,就是“赫鲁晓夫认怂太快”。
赫鲁晓夫过去一段时期,长期摆“老大哥”的牌面,与美国呈现“帝国争霸”的野心。
结果“怂得太快”,因为赫鲁晓夫的“快速退让”,全球担心的“世界大战”,最后美国和苏联都成为“为了避免人类毁灭而选择避战”的和平使者。
赫鲁晓夫宣布退让之后,当时我国虽然是“抵抗侵略的自卫反击战”,但实际战果呈现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面前的是“印度首都即将被占领”。
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刚刚从“美苏避免战争毁灭人类”的危机中解脱出来,看到的就是我国“即将占领印度这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首都”。
我们不能在美苏成为“和平使者”后,唯一一个攻占“第三世界国家首都”的国家,因此伟人高瞻远瞩的决定“军队撤回自卫反击战以前的控制线”。
这样的决断,也是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不是借助“大国核战争博弈”搞侵略的战争狂人。
同样时隔六十年,面对类似“古巴导弹危机”的美俄激烈冲突,部分朋友提出“统一战略机遇期”的问题。
六十年前的“速战速退”,恰恰说明了我们不宜在一场全球关注的战争期间,发动另一场战争。
如果发动了,欧洲战场反而会快速“妥协”,欧美合力“集火”亚太地区。
我们的收复之战,必须是“一战定乾坤”的战役,不能再来一次“退回战前状态”的“教训对方”。
因此,我的观点依旧是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利用俄美战略牵制,欧洲失血的战略机遇期,解决好国内保粮食产量,化金融风险,促乡村振兴,抑资本寡头的当务之急!
打好更加坚实的经济与军事基础,在中美国力逆转的下一个周期,才是我们的圆梦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