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放开后,楼市会回暖吗?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口罩放开后,楼市会回暖吗?》是一篇关于口罩,楼市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中国各地的口罩摘除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待口罩放开后,中国楼市如何走,向上反攻,继续下滑还是原地僵尸化?

我欲从两个维度来解剖此事,从而给出一个更真实可触的楼市未来。
2023年楼市:修复伤口,不会满血复活
当下的中国楼市,供需两端皆已严重受伤。口罩放开后的2023年,中国楼市的主题是修复伤口,而不可能是满血归来。
A,楼市供应端的房企,主要的伤口修复包括融资修复、销售修复、交楼修复。
融资修复的主要障碍在于,给钱的大爷不是冤大头,只可能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于是,那些爆雷而资金饥渴的房企,能够拿到手的钱不会太多,与他们庞大的债务额相比,仍是杯水车薪。

所以说,从融资修复来说,2023年的房企,当然比之前的“停水”要好一些,但缺钱的房企,喝到嘴的水不会太多,不可能满血复活。
交楼修复可能会是2023年中国楼市供应端最大的期待之处。在央府各种定向政策支持和层层施压下,交楼端应该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销售修复主要取决于楼市需求端的信心修复,下面详讲。
B,楼市需求端的修复主要包括楼市预期修复、收入信心修复、未来预期修复。
从楼市预期修复的角度来说,目前的中国楼市预期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谈房色变。目前楼市预期修复的挑战主要包括人口负增长的实际到来、楼盘烂尾危机、房价在跌的现实冲击、房产税阴影等。所以,现实来看,2023年,伴随保交楼的推进,楼盘烂尾危机会减少,但人口负增长、房产税危机等确实是实在的危机,不可更改。所以明年的楼市预期修复,只能部分修复,已不可能完全修复。
收入信心修复方面,过去三年的口罩令对于老百姓收入端的冲击太大了,未来2-3年都不一定能完全修复过来。下面相关数据可一滴水里见世界。
1,大量中小老板一夜返贫。
以线下实体店来说,2020年倒闭了310万家。2021年,近1000万家实体店倒闭。
从个体户的数量来看,2020年注销了310万家个体户;2021年有961.9万家个体户倒闭;今年上半年,310万家个体户注销。
企业倒闭方面,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全国46万家企业倒闭,截止7月,全国每天有4万家企业停业,主要是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在去年,全年有349.1万家企业注销。
2,近一亿就业人口处于失业中。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近日透露,根据调查,受新冠冲击,中国就业人口中高达15%的人已失业,5%的人已陷入半失业状态。初步推测,中国的就业人口中,失业人口量已高达约1亿。此外,目前中国还有约2亿灵活就业人员,这些人中大量的人处于未饱和就业状态。

未来预期修复方面,打人主任、软肋书记等乱象的出现,让更多的人对这片土地的未来预期正在发生悄变。伴随口罩令的退出,老百姓未来预期的修复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不可能一放开就马上觉得“一切都会稳中向好了”。
因此,放开后的需求端,一些积压的需求肯定会慢慢释放,但是鉴于老百姓手上更缺钱了、对于未来更悲观了和房价看跌者越来越多等,需求端的释放已不可能回到口罩前的2019年。
因此说,仅从“楼市里说楼市”的角度来说,2023年的中国楼市,不管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更多的工作是修复,而不是快速地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所以说,那些还幻想着“抄底”,在楼市里“再大赚一把”的人,可以上床睡觉了。
房价是经济的股票,但经济病得很严重
跳出楼市来说,任何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房价,本质上都是这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的股票:经济向上,股价自然上涨;反之亦然。
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10月中国经济数据,可以充分证明,口罩令之下,中国经济已处危急时刻。

A,中国经济定海神针的制造业,已处于严重衰退中。
前10月全国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1739.3亿元,同比下降13.4%。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中,下滑数据一般都是千分之几来计算。下滑幅度超过1%已属于产业动荡期;下滑幅度超过5%已处于严重经济危机期;只有在战争或特殊时期,下滑幅度才会超过10%。而前10月中国制造业的利润总额下滑幅度已是13.4%。
更让人担忧的是,《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皆证实,苹果正在将更多的产业链迁出中国,其中手机产业链更多地转向印度,电脑产业链更多地转向越南。
千万别小看了苹果,苹果是世界制造业的风向标和领航者。可以这么说,苹果产业链转去哪儿,哪儿就是全球制造业的工厂。
B,有些人可能会说,没关系,中国更多地发展高端产业便可,不好意思,中国的高端产业也在衰退中:前10月,代表了高端产业的全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9%。此外,全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全国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4%。
C,即使有核酸产业加持,前10月全国医药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同比更是猛降29.3%。
D,看到这儿,可能还有人会说,不用担心,中国汽车业正在崛起。不好意思,这可能又是你的错觉:前10月,全国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仅同比增长0.8%。
E,那么钱都被谁赚去了呢?统计数据找到了答案:前10月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2%。

也就是说,上游最不需要技术含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等垄断行业,正赚得不亦乐乎,从而蚕食下游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正挤压得实体经济喘不过气了。
在世界产业链中,最不需要技术含量、最低端且最原始的产业领域就是靠天吃饭的资源开采类行业。而这些行业目前正成为中国最赚钱的行业,也是ly集团重点把控的行业。这说明当下的中国经济领域,正在出现劣币逐良币的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F, 10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产成品存货6.10万亿元,增长12.6%。
也就是说,今年前10月,大量的企业卖不动货了,所以产成品存货大幅增长12.6%。即使卖出去的产品,也存在大量的货款没有收回来,所以应收账款大幅增长13.6%。
所以说,口罩令之下,当前的中国经济真的病了,且病得很重。这对于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投资品—楼市来说,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读到此,可能有人会反问一句:聊楼市就说楼市呗,咋扯到经济上来了呢?
持如此观点的人真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整片森林都着火了,你还只盯着眼前的这棵树来讨论这棵树的未来,你觉得客观吗,合理吗?
因此说,不管是站在楼市里说楼市,还是站在经济大势里看楼市,2023年的中国楼市,成交量肯定会有一定量的修复,但楼市的美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以上就是关于《口罩放开后,楼市会回暖吗?》的全部内容,如果《口罩放开后,楼市会回暖吗?》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